夏秋两季,小心急性肠炎
2019-09-09
来源:诸暨日报
编辑:赵娟
夏秋两季,瓜果、菜蔬、肉、蛋等食品易腐败变质,饮食不慎极易引起肠道疾病,如急性胃肠炎、菌痢、食物中毒、出血性肠炎、伤寒、霍乱及其他感染性、非感染性腹泻。其中,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,可因多种疾病而引起。正常人每天排便1次,也有少数人每天排便2-3次,但粪便性状正常,则不能称为腹泻。一旦出现多次腹泻情况就要引起重视了,很可能是急性肠炎“盯”上了你。
急性肠炎多发生在夏秋两季,且起病急,常在24小时内发病。急性肠炎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发,如细菌、病毒感染、毒素、化学品作用等引起的胃肠道急性、弥漫性炎症。食用了带有细菌或毒素的食物,如变质、腐败、受污染的主副食品,或进食过冷、过热、过于粗糙的食物,饮料如浓茶、浓咖啡、烈酒、刺激性调味品,特殊类型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(阿司匹林、吲哚美辛等),都是诱发本病的原因。
为什么每到夏、秋两季,急性肠胃炎的发病率都会大幅上升呢?原因是夏季出汗较多,大量饮水,稀释了胃液也降低了局部抵抗力,为致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,而且这两个季节,人们喜食各种瓜果、凉拌荤素菜或冰镇饮品,这些食品的制作过程稍有不慎,就极易造成污染而导致人们食用后感染机会增加,另外,苍蝇和蟑螂滋生,也可携带致病菌传播疾病。
疾控专家提醒广大市民,预防肠道疾病的重点是防止“病从口入”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:
1.要注意卫生,不要吃一些可能带细菌的食物,特别像海鲜类,一定要处理干净,并且煮熟后再吃。
2.饭前便后要洗手,瓜果蔬菜要清洗干净,必要时消毒。
3.注意家庭饮食卫生,尽量不吃剩饭剩菜和冰箱内储存已久的食物,冷藏过的食物需要充分加热以后才可食用。
4.不暴饮暴食,少吃生冷、油腻、不干净的食物,同时还要注意规律饮食,定时进餐,不盲目减肥,保证饮食结构的平衡。
5.一旦发生腹泻,要及时就医。进食以流质或半流质、易消化、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好,避免食用刺激性和纤维高的食物。
杨玲 整理